搜尋此網誌(大概只有我自己用的到...)

2008-12-31

關於永遠的回應

我對永遠的恐懼,來自對每一分每一秒的不確定性。

p.s.再強調(給誰看?有啥意義啊?攤手~)一次這點我從十歲左右就確切的感受到了,還對同年齡的傢伙所寫得情書嗤之以鼻勒,哈 !

人在世上活著,有許多的變因存在,有些變因是可以預測、可以控制的,有些變因卻是突如其來的。

基於蝴蝶效應、平行世界的論點,每一個不同的微小改變都可能會造成不同的故事,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(好吧,以我自己為樣本來源)總是眷戀於「如果」、「早知道」、「本來」這些其實已經沒有實際意義的假設句。

即便汲汲營營於維護許諾或者被許諾的未來,他仍然是那麼的不確定,不確定到幾乎可以肯定永遠是永遠不可能成立的(唉,就是愛玩這種老式笑話),而這樣的想法,在這一陣子我更是無法控制的膨脹到我沒有辦法去設想未來的狀況。
我能預知明天嗎?如果不能,那去做那麼多的規劃和預想,是否全然白費力氣?

好,我知道自己上面那段是走入一個偏鋒,我也明白即便不能對明天有全然的預知,也應該要竭盡所能的去做好一部分的變因控制和預測;可是對於更久一點的未來,我卻感到更加的空虛無力,更加的害怕。

永遠都有變卦。

我知道自己的思考模式,在心情正常(不用很好)和心情不佳(同樣,也不用像現在這麼差)會有近乎兩個極端的變化。心情好的時候,我會把那種不確定性,當成是人生中的樂趣來源,把那些可預測的事,當成是人生中枯燥無味的部份;可是現在的我,居然會對那些不確定性充滿敵意,把那些routine當成是安全感,僅有的安全趕得來源,哼,看來我的卻是陷入很久沒見的低潮了,週期來的如此迅速又適逢此事,哪時候止跌回升呢?

天知道。

1 則留言:

  1. 1. 我十歲的時候好像是靠寫情書在賺錢,那時候收很便宜,一封$10。
    2. 我記得有一陣子非常沮喪的時候,也是跟你一樣想很多,那時候魯夫海賊團剛好演到Little Garden那裡,魯夫憑直覺打敗了Mr.3,於是我有個朋友跟我說:「像魯夫那樣過日子就對了。」然後我就腦袋空空地活到現在......。

    回覆刪除